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国际研讨会平行论坛(四)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10-27浏览次数:13

编者按: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且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成为国际国内备受瞩目的关键词。这一理念将为世界提供哪些经验和启示?又将为全球发展繁荣提供哪些新机遇?日前,在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国际研讨会精准聚焦不同主题,举办五大平行论坛,多维度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以中国方案解答时代之问,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现将专家观点整理摘编,以飨读者。

平行论坛四:中国式现代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和世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部特质与美好愿景。在“中国式现代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平行论坛上,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综合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和而不同观念的源起和发展方向,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生发出的相似的正义性与自由性,同时指出东西文化的差异性,正与联合国宣言强调的多元自由理念相合。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多元一体,适合并举推行科学与美学,塑造精神文明更发达的社会。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我们应继续保持文化自信,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传统的变化过程与吸收西方文明的方式,走自己的道路。

阿尔伯塔大学荣休教授梁丽芳通过对当代小说《罪与罚》中呈现的自然观念的论述,展示了世界范围内作家们共性的人道关怀与自然意识。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通过民歌等展现出的自然观开始,发展到当代的生态文学,表明了作家从古至今对自然的持续性关注。以阿城、张抗抗、阿来等作家为例,其小说中包含大量对大自然的描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作家身为社会的敏感神经,未来会逐渐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问题意识,将有更多优秀作品应运而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詹福瑞认为,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来看,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必然的,其中,获得“世界性”的前提与难点是传播与翻译。因为“世界文学”指在原文化之外流通的文学作品,正是通过翻译对文化的互解,文学得以成为世界文学。通过对《战争与和平》、李白与杜甫等作品中共性人道主义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文学获得“世界性”的决定因素是普遍性与民族性,是共同审美观与民族情感的综合体现,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被世界接受。中国文学“世界性”的挖掘要依靠比较视野,通过与他者的对比方能免于陷入自我想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杜桂萍以元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视野影响为重点,介绍了元代文学对南北交流、叙事文学的兴起和雅俗之分的影响,乃至于对明清和当代文学基本格局的影响。从民族文化融合带到汉族文学艺术中的“胡化”表现,到评话小说的叙事与抒情兼具特征的由来,再到同期诗文由二者的比较视野引出雅俗分别,重新理解元代文学的历史意义应该多关注一些维度,从文化交流等角度理解元代幅员空前辽阔的朝代对文化的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认为,中国史与世界史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才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要使中国式现代化得到更好发展,拓展语言的传播范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世界应在不同意义层次上进行双向的自我理解,将统一律与相关性互相参照。中西方语言、哲学的不同翻译和理解,表明由相反以见相成的可行性,中国与世界在互相关联时才更有意义。我们要始终以确足的文本线索为参考,明确东西相反而不可以相无的中心原则,以应对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指出放眼世界格局,翻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中华语言、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相通性,方能诞生出今日之理论成就。马克思主义的引进、中国化等实例表明异质文化翻译、学习的重要性,现代科学、文学的发展与林纾、严复等翻译家的贡献十分相关,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由此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翻译不应该用本色主义的眼光来看历史、文学、文化,应当接受外来文化的长处,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历史的史实和文献也显示出文化传统是在复杂的中外交流历史过程中完成的,并且会继续发展下去。

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张毅通过分析闻一多、陈寅恪、钱钟书三位国学大师的经历、思维方式和诗歌研究方法,突出中国古典诗歌现代阐释的重要价值和中外结合的方法论要求。他肯定了将文化人类学运用于古典诗歌研究、打通古今中外、变通研究的现代研究意识,以及矫正文字、诠释词义、说明背景的思维方式,认为研究不能拘泥于旧法,应该进行多学科方式研究,正确理解和赏析作品,要多元化、不限一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运用新材料新问题,既了解过去的现代性,又认识到现代的来源和造因,统筹考虑诗歌旧学与现代新学,汇通古今中西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胡志毅从礼乐文明的开端、发展、复兴、现代化四个方面,阐述礼乐文明、城市空间美学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出路,指出中国建筑与礼仪制度的契合,并通过实例分析城市化与礼乐文明复兴的关系,思考城市空间美学对于礼乐文明恢复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戏剧表明中国本质上是文明国家,要继承传统,以礼乐文明为中心,也要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化对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意义重大,要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解决古今文明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应反映人类共同价值,可以用西方理论对文本史料进行新的阐释,在全球化发展格局上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

南开大学杰出教授查洪德谈道,要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欣赏,就要拿出可欣赏的东西,突出其可欣赏之处。他从“中外”“古今”两个维度提出解读经典的总体观念:在中外维度上,要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古今维度上,要让经典活在当下,发挥经典在社会发展中的正向作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既要“活古”,又要“化今”。活古,就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鲜活感,在真正理解古人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这个时代对经典的解读,同时要避免“回到古代”的错误倾向;化今,就是要变化气质、化民成俗、化睽离为整合,即通过改变人来改变社会,教化民众归于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耕认为,现代性相对于古代性,具有开放性、交流性、对话性三个特征。要实现现代性,仅把视域打开是不够的,要达到视域的融合,东方文化要充分接受和吸收外来的文化精华。他介绍了俄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四个方面的影响,即人人平等观念、人对精神生活的向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及人民对强权的反抗,并挖掘了俄罗斯文化中能够孕育现代性的四个主要因素: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基础、东正教对基督肉身性的重视、圣愚文化对世俗权力的超越性和统治者的开放意识。他强调,把审美的现代性因素推广到整个文化结构中去,为推进思想文化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线性史观和17世纪以来“古今之争”中“现代=今”观念的超越,要发展和重新理解古老的经典文本的现代价值,同时也需要专业读者去发现域外作家讲得好的中国故事。文学最高级的风雅便是隐含互文的部分,要发掘文本成为世界文学的潜能,不单是把语言翻译成英文,更是要通过这样的互文性和再生产,使之真正成为世界文学。文本的每一次“旅行”都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元文化对话,我们也期待着这种对话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启发。

原文链接:https://news.nankai.edu.cn/zhxw/system/2023/10/27/0300585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