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天津论坛2025“亚洲出入境旅游与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暨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平行分论坛成功举办。该分论坛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及旅游与服务学院共同承办,论坛聚焦亚洲出入境旅游趋势与世界旅游城市发展路径,深入探讨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与对策。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承铭出席论坛并致辞。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培华作为分论坛主席主持会议。

白承铭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旅游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亚洲旅游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成为推动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论坛将“亚洲出入境旅游”与“世界旅游城市发展”两大议题相融合,并紧扣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体现出时代性、战略性与实践性价值。南开大学作为全国旅游教育领军学府,旅游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教育认定的目前旅游领域唯一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首批文旅部行业智库试点单位,应进一步发挥旅游教育与创新高地的作用,为亚洲旅游治理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发表主旨报告。南开大学原校长、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龚克以“让文旅成为幸福和繁荣的支柱产业及天津对策”为题,指出在“身体移动”向“全球网络节点链接”升级的背景下,天津应紧抓上合峰会机遇,塑造“东北亚周末后花园”形象,系统设计“邮轮+曲艺+夜游”组合产品,打造“48小时海上假期”。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围绕“亚洲旅游新格局与津京冀世界旅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作深入分析,提出应共建“线路—品牌—交通—服务”四位一体的供给体系,并建设以中国神话为核心、体现中华文化想象力的主题公园,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旅超级IP。原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发在“文旅引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世界城市群”报告中指出,旅游业应立足三大定位,引领发展旅游工业、会展服务、文旅教育等新业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议天津发力文旅装备制造、要素交易、科创孵化等新赛道,建设国家级文旅科创中心,推动旅游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
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原执行主任祝善忠以“亚洲主要世界旅游城市的经验启示”为题,系统梳理了首尔、曼谷、新加坡、东京、香港等城市的成功实践,强调天津应塑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文化IP”,系统构建入境旅游服务体系,积极吸引国际组织落户。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提出“科技革命激活津派文化魅力”的实施路径,建议开发“智能穿戴+津派建筑”沉浸式场景与“AI+漕运文化”亲子项目,推动“消费场景即文化场景”融合创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原一级巡视员张海燕通过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五城入境旅游数据比较,为天津精准定位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提出对策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中心顾问理事梅里·马达沙希总结了中国旅游业绿色智慧转型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首席顾问、前战略规划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则建议天津申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以提升国际影响力。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德村志成强调旅游宣传要注重文化魅力,让游客从满意走向感动;韩国庆熙大学酒店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朴尚元指出智慧旅游需要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并建议加强中韩青年学者合作。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提出以工业化和旅游化“双轮驱动”天津发展,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陈晔则探讨了建设幸福导向型旅游城市的实践路径。

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发布并深度解读《中国与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入境旅游发展与合作研究报告》。报告聚焦亚洲和中国在全球旅游发展中的地位贡献与主要特征,形成六个基本判断;深入剖析中国与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出入境旅游格局,提炼出六个总体观点;着眼于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提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建议。报告指出,在世界百年变局背景下,亚洲已成为全球旅游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与“稳定基石”,中国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使“China Travel”成为国际热词,旅游动机从历史文明与自然山水延伸至现代生活方式,“中国游”与“中国购”双向互动日益紧密。报告强调,京津冀区域已初步形成“周末旅游度假圈”雏形,天津应进一步发挥上合峰会后效应,讲好中国故事的“天津篇章”,打造京津冀周末休闲度假新生活圈,共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旅游城市群。

论坛还设置了三场圆桌对话,分别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景与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科技赋能‘津派’文化传承发展与文旅开发”及“上合峰会后天津文旅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对策”展开研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党委书记张学良出席并致辞。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区域协同、文化IP打造、数智场景构建、会展旅游发展、人才政策创新等议题建言献策。


